close


萬噸軍艦的搶灘驗證

如果把軍艦的成軍當著是生小孩, 那麼中和(LST-232)中平軍艦(LST-233)就是我接生的孩子。 當我下艦隊面對她們時,是有很多的流言、耳語正在詆毀她們。那時兩艦剛自美國回來,在未測試驗證的狀況下就有人冒然說她們是無法搶灘、功能不佳等, 我想主要原因是因為萬噸級巨艦可以平安搶退灘,是超乎他們的經驗與想像之故。我愛我的孩子 我可不接受這單向流言耳語,我要求自己:好好訓育她們, 我要證明她們是「健康強韌」的兩棲戰艦。

沒想到連AIT的好友也對我說:「Capt. Kuo, 不要搶灘,我們海軍此型艦在搶灘時已報銷二艘艦」,我沒被他友善的勸言嚇倒,我問他:「此型艦設計是可以搶灘的嗎?」,「是的」;「可曾搶灘成功過?」,「曾有」;「那兩艘艦為何會出狀況?」,後來他查詢後告訴我:「她們在退灘時動俥,由於水淺俥葉攪起海底的泥沙,當海水幫浦吸海水入艦內當冷卻水冷卻主機時,含沙的水進入主機內,大量沙子進入導致主機當機,使船不能運動,這時加上風流的作用就將船打橫在海灘擱淺了」。 這是很好的對話,我獲得了關鍵的資訊,基於我過去於中萬(LST229)、中訓艦(LST-208)服務的經驗,我知道我應可克服這挑戰。

我把中和艦長(孫介斌中校)、中平艦長(陳坤亮中校)請來,告訴他們美海軍發生事故的狀況,及解決之道:「退灘時主機冷卻水必須使用海水櫃之水、以內循環方式冷卻主機,不可使用艦外海水冷卻」。於此同時我們請爆破隊蛙人下水檢查兩艦的海底門的狀況,是否可以完全關閉?(船航行久了水線以下、海底門附近易長海蠣子),檢查結果,中和艦長的海底門狀況最佳,因此我們就決定先由中和軍艦進行搶灘驗證。

中和艦使用海水櫃之水、以內循環方式冷卻主機,也是必須經過測試驗證的。起初一起動內循環,船就會不平衡、偏一邊(一舷水櫃的水被抽向另一舷主機冷卻系統,配重就不平衡),後來艦上同仁腦力激盪,發明了以左舷水櫃水冷卻左舷機器,右舷水櫃水冷卻右舷機器的方法,此不平衡的狀況才告解決。其後就是溫度測試了,因為內循環的水溫會因使用時間的增加而上升,進而影響主機之溫度,還好經過長時的測試後主機增加的溫度仍在安全範圍內,此挑戰才確定可行。

接著就是後錨機的測試了,我們先請海四廠進行後錨機整備,很感謝廠長蔡明芳將軍的支持,與其麾下年輕之工程團隊如喬渝中校等的努力,使錨機能保持廠試最佳狀況,接著就是海試了,由艦隊長劉永康將軍親自督陣,於外海快衝、下錨、煞車測試抓力與收力,一切正常後,下一步就是正式搶灘驗證了。

為了作好此搶灘驗證工作,在艦上我們研擬了一套標準作業流程與時序,何時下後錨、開艏大門、伸跳板、放跳板、何時收跳板、收後錨退攤…不斷的模擬演練,
在灘頭有灘岸勤支援人員、裝備備便,海上也安排有拖船待命支援,等一切就緒,中和軍艦航向屏東外海灘岸,開始向她的命運挑戰。艦上由艦隊長劉將軍指揮,我在加祿堂搶灘處負責灘勤支援。搶灘時間到,中和軍艦由遠而近,龐然巨艦以雄偉巨姿搶灘然後開大門、放跳板,一切皆按計畫完成搶灘工作。接著就是最艱難的退灘任務了,在適當的潮水時機,收跳板、收後錨、關大門、船緩緩的自灘頭後退,然後以優美的弧度甩向一邊,等收好後錨、艦艏已指向大海快樂的加俥回航了。中和軍艦在中華民國海軍成功的完成她第一次的搶退灘驗證任務。




(伸出跳板)



(跳板放下,船與大地的橋樑就建立起來了,那時潮水尚未退.)

說負面話的人,聽到我們的進展,便以更尖銳的立論來支持他們曾說過的話:「加祿堂只是演訓場地不算,要能實際執行外島運補任務才算」。我聽了求之不得,只要有人同意,我是義無反顧的。經過微妙的醞釀爭取,我們總算可以去外島試登了,由我負責指揮,艦隊部很多同仁、還有中平艦陳艦長也同行,參與這歷史性的任務。

金門沙灘的坡度較平緩,沙子較細、黏度高,風險也相對高,事前我們請爆破隊同仁對登陸地點做最新的勘查、確定無誤,潮水的高低也做好分析評估,艦上的準備工作、如調整吃水等也積極的進行。潮高時刻到、中和這萬噸巨艦穩健的、勇敢的衝向沙灘,然後放後錨,當船底與大地接觸的剎內、船微微的頓了一下然後停住了,船體沒有偏移、傾斜,我們成功的完成第一階段的搶灘任務。

接著開大門、放跳板,等潮水退後,有半個艦身是擱在乾灘上,那壯麗的場景,對兩棲人來講是一種驕傲,對某些消極的人而言、是一種顫慄的恐懼(萬噸大船擱在沙灘上了,如果下不來怎麼辦?)。
之後我們就繼續執行人員、車輛、物資的下載、裝載的演練與驗證;期間金防部朱司令、費副司令,都來灘頭視導,他們都是我敬愛的老長官,於外島灘岸相逢,有說不出的欣慰與激動,也強化了我的使命感,我們一定要成功,不負大家的期望。


(歷史性的時刻,戰士由中和艦步向外島的海灘)

那天我們與其他的中海級兩棲軍艦,兩代不同的兩棲艦一起坐在金門的海灘上,一起完成一個潮水的循環:『由高潮到最低潮、再到高潮』的等待。當下一個高潮來臨時已是半夜二點時分,海風挾著潮水撲向我們,艦體開始有漂浮的搖愰,此時正是考驗兩棲人專業能力的時刻,所謂「搶灘容易退灘難」,其精妙就在正確掌握退灘的時機。介斌艦長、張平海戰隊長等、與我們站在駕駛台,隨著潮水的的漲、升、艦體開始浮動起來,接著艦上先作一些魚尾搖擺運動,使浮力增加,等浮動的感覺差不多了,平海戰隊長這位資深兩棲好手,主觀、自信的先說:「可以退灘了」,我們也覺得差不多了,艦長開始下令收後錨纜,於此同時艏前固定纜慢慢放鬆,大家睜大眼看船的反應,當我們聽到後錨纜的回收長度與船離灘岸水際的距離差相當時,我知道正順利退灘中、成功在望。最後一個階段的風險是:如何安全的收起後錨讓船艏轉向大海開始自由運動。此型艦有個艏推進器,可以產生橫向推力,於此時很管用,當後錨完全收好固定,軍艦加入編隊航向台灣時,我們齊向孫艦長握手,恭喜他成功完成此型艦第一次於外島之兩棲運補作業驗證。
此時離天亮還早,船迎著海風穩定的破浪前進,我內心有說不出的欣慰,這些日子的努力,我們終於突破恐懼流言的阻力,證明這兩艘艦她是札札實實性能良好的兩棲軍艦。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立此一景此生無憾)


挾著金門驗證成功的氣勢,接著我們再接再勵到馬祖島去搶灘,馬祖的海澳較狹小,巨艦於此處運動有其挑戰性,退灘時間又是晚上,風也不小,但有先前兩次的經驗、艦上官兵已愈操愈熟了,他們膽大心細的正確做好每一個動作、環節,再度成功的完成在馬祖島的兩棲運補驗證任務。

馬祖回來後兩艦持續進行其他項的測試驗證,他們像兄弟般,互相切磋,互相競爭,最後只要想得到的項目,兩艦全部都完成驗證,這真是最徹底的訓練與驗證,為此型艦往後的運作建立良好的規範與信心,這是我最欣慰的成效。

之後我又見到AIT朋友時,我告訴他我們外島搶灘成功的經過,他很高興又有點靦腆的回說:「我們沒做好的地方、你們安全做到了」。我也謝謝他告訴我他們失敗的原因,使我們能找到好的方法克服了這風險才能獲得成功。

這是十多年前的往事了,當年參與此過程的同仁很多已退伍還鄉,把它寫下來是想:「把這美好的經驗與回憶傳承下來」。這是每一個參與同仁的努力與勇氣的凝聚才締造出的成功,得來不易。「勇氣不是永遠的,恐懼與怯懦不時會再起」我希望這戰力、戰技與勇氣能一年、一年的接續下去,時時淬練,愈磨愈亮、「美海軍沒做好的地方、中華民國海軍安全的做到了」,變成一個艦隊光榮傳統與台灣的驕傲。

後記:
1. 我的海軍生涯有一半時間在部隊,一半時間是從事建軍作業,也接回來
一些艦船、飛機。我就像接生婆一般,雖接生了不少孩子,但很遺憾的孩子生
出來後大都是由別人扶養,有時看了不滿意時,常想:如果我能親自扶養她們
長大多好!感謝上蒼,當別人誤解兩艦時,讓我到艦隊服務,使我有機會親自
訓育中和、中平長大。她們的戰力的發揚與被肯定是我最大的安慰。

2. 感謝艦隊長劉永康將軍對我的支持與指導,他扛下了很多的壓力,使我能全
心投入完成此型艦的各項測試驗證工作。此外也要對當時中和艦的孫介斌艦
長,中平艦的陳坤亮艦長表致敬意(兩位是兩艦之第二任艦長),你們的努力、
勇氣、與精湛的船藝令我敬佩,你們是最優秀的兩棲艦艦長。




(退灘後的艦艏,戰士身旁的是艏錨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uoden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2) 人氣()